当前位置: 首页 >资讯 > >正文

半月谈丨若要“一车一桩”,小区扛不住

来源:新华社新媒体 发布时间:2023-08-01 10:57:57

若要“一车一桩”,小区扛不住

半月谈记者 秦华江

低碳绿色、造型时尚、用车经济……新能源私家车优势多多,受到追捧,个人安装充电桩的需求随之高涨,甚至追求“一车一桩”。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,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如有自有车位,大多希望在自家车位上安装私人充电桩,目前政策允许车主向供电部门申请安装,车企也采取“购车送桩”的方式鼓励购车者安装。但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、小区内公共空间小,这种“一车一桩”的建设诉求导致公共路面反复开挖,影响居民出行,还占用公共资源,易引发邻里矛盾,增加小区用电负担和火灾隐患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业内人士认为,新能源私家车充电需求日益增加,对小区治理带来新的压力,应尽快谋划应对之策,创新充电模式,逐步实现居民充电设施的集约化建设、专业化运营及共享有序使用。

小区布点充电桩陷入两难

2015年以来,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。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5月,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35.6万台,同比增加77.5%。

一名车主在充电桩为车辆充电 王鹏 摄

国家应急管理部曾公布数据,2022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共640起,比前年同期上升32%。半月谈记者在长三角多地调研发现,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引发的火灾,起火部位多为车辆底盘电池组区域、电池包内电器线路故障等。

消防部门监督和检查发现,原本停放油车的车库安装充电桩,需按照《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》集中布置,但居民小区的充电桩分散装在不同区域,无法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。

小区布点充电桩愈发陷入两难。以长三角某大城市为例,2022年,私人充电桩数量突破10万台,由于各桩接电位置不同,“一车一桩”分散申请导致小区道路反复开挖。该城市供电公司统计显示,用户去年对充电桩报装资料持异议的有128件,因物业、业委会或社区拒绝提供证明而无法接电的有33件。

无序布点和充电不仅导致电力资源浪费,负荷尖峰还会给配电设备造成冲击。同样以上述城市为例,私人充电桩平均月充电量为240千瓦时,使用频次仅为4.8次/月,存在利用效率低的问题。泰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白少锋介绍,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流会达到几十至上百安培,如果遇到用电高峰,老旧小区难以承受。

邻里矛盾、安全隐患增多

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地区“一车一桩”的分散化建设、运营及管理,正碰到越来越多的问题。

一辆新能源车在充电 毛思倩 摄

——建桩扰民,相关方意见难统一。老旧小区普遍没有固定产权的车位,加之一些小区公共空间缺乏总体规划、管理存在漏洞,安装充电桩很难找到合适用地。无需求的业主认为申请人占用公共资源,从而引发邻里纠纷。物业、业委会或社区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是,公共路面开挖及新设装置会影响居民出行,且不少地下车库达不到消防、人防安全要求,不应装设充电桩。

——部分充电桩质量监管处于空白状态。白少锋透露,充电桩不在国家强制性3C认证范围内,有些用户为了降低成本,选择杂牌产品,质量无法保证。不少充电桩没有定期维护保养,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充电桩仍在使用。

——私人充电桩产权属于业主个人,设备运维、安全监测等保障工作缺失,运行状态堪称“盲盒”。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慈立杰介绍,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易燃、易挥发的液态电解液,在电池滥用或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易发生燃烧或爆炸,存安全隐患。

一位消防干部表示,按相关标准,电动汽车的消防设施,一般要配有两小时耐火极限的防火隔墙、卷帘或水幕,且防火分隔的要求更高。有些老旧车库,甚至无法达到基本消防要求。

创新充电模式,推进统建统营

多位受访人士认为,针对充电桩建设存在的供需矛盾和突出问题,政府部门应尽快牵头组织相关单位,建立健全有关制度、标准,探索新的充电模式,逐步实现居民充电设施的集约化建设、专业化运营及共享有序使用。

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,明确相关部门作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主管部门,认证成立一批具备“统建统营”资格的运营商。各需求主体,可自行委托运营商统一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。小区充电设施的接电也由运营商统一申请,结合小区特点统筹谋划,用最小的电力报装容量满足小区充电需求。

“与其被动应对,不如主动破题。”多位受访人士建议,对老旧小区,可将公共车位与充电设施建设列入其综合改造范围,实施整体规划建设;对一般商品房小区,业委会或物业公司可自主委托运营商结合实际开展统一建设;对新建小区,开发商可按“不低于车位总数30%”的比例统一建设充电桩。

在白少锋看来,守住安全底线,仍需源头管控风险,建立长效监控机制:聘请有资质的设计、施工单位,按相关标准要求作业;制定小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标准规范,按照设施设备产权,明确充电企业、消费者个人、电网企业、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日常运维和安全责任。

同时,还需深耕智能技术,创新商业模式,以软件应用突破硬件限制。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香茂花园,小区物业联合供电公司利用小区内部冗余的配电容量,通过智慧软件平台,对各桩的充电进行智能控制,通过有序充电、分桩结算、共享用桩等方式,实现配电容量共享,为小区汽车充电提供新解决方案。充电桩改造后,还可实现对电网的反向放电,实现车网互动。

(刊于《半月谈》2023年第13期)

上一篇:

遭遇城市内涝或山区山洪泥石流怎么办?来看这份安全提示

下一篇:

最后一页

x
精彩推送